印度哲学绪论

  • A+
所属分类:印度哲学史

2.接着,讲说了印度的主要人种及文化背景。

复次,依地言之,印度文化虽非全出乎雅利安人,然究以之为主干。雅利安人早居五河,势力南渐,占有印度河流域(其民族由此得名),其足迹恐罕能及马鲁斯塔拉沙漠以东,而两海 (阿拉伯海及孟加拉湾)则黎俱吠陀似未闻知。及至梵书时代,势力逐移恒河上游,包括很多区域,约即佛陀行化之地。其文化之中心,如婆那拉西,如舍卫城,如毗舍离,如巴塔里甫多罗,而在印度河之塔克施拉,则亦以学术著(尤长医学)。然当其时,婆罗门势力约仍在西方,而沙门外道则弥漫于恒河中流。

降至阿育王之后,婆罗门诸宗盛于东方,而优禅尼国为法相佛教发祥之地,一切有毗婆沙师,则势力更被其西。至若般若之兴,则恐与南印度有关。再后尸婆与韦纽之密教,则起自南印度,北趋而为印土之主要宗教焉。

最后,说了印度哲学关注的事情,从轮回到解脱,最后回归自我。

印度学说宗派极杂,然其要义,其问题,约有共同之事三: 一曰业报轮回,二曰解脱之道,三曰人我问题。

业报轮回之说,各宗所同信(除顺世外道等),然未见于黎俱吠陀,论者遂谓是义乃雅利安人得之土著。但轮回有二要义: 一为身死而灵不灭;二为惩恶劝善,颜夭跖寿,均在来生受报。此二义黎俱吠陀中俱已有之,故亦可谓轮回之说系循雅利安人思想进化之顺序,匪由外铄。夫因业报而定轮回,轮回则不能脱离生死苦海。有生则死,有欲生之心,则万障俱张,则不能常乐我净,故出世之说兴焉,此其影响一也。泰古之人以罪恶为尘垢 (阿闼婆吠陀有洗罪之说),即耆那教亦以业为补特迦罗(物质)。 若胜数诸论则谓业为势用,而业之种类(黑白等)、期限(有尽无尽等),亦为冥想之资,此其影响二也。印度宗派详论何为真 我,因有析知识行为享受与知者作者受者为二事,遂生何物轮回 之研讨。盖仅有神我轮回,则人受生后必恒有知者等、知识等, 必遂无根据。且数论等谓神我是常,无缚无脱,实不轮回。故轮 回者,恒于神我之外,别立身体(物质)知识(精神)之原素。 即如数论之轮回者,为细身:(1)细身人相具足,受生后为身体 之原素(此种变迁名曰相生)。(2)细身为有(犹言心理状态业 缘属之)熏习,乃成人心理之原素(此种变迁名曰觉生)。神我 之于细身,绝为二物。细身轮回,而神我固仍超出生死也。吠檀多亦信真我是常,以知者与知识对立,故亦有细身说(稍与数论异)。惟佛教立无我义,人生轮回遂徒依业报因果之律,念念相 续,无轮回之身。盖佛陀深信一切无常,其轮回一义以无常为骨干,则实能知轮回说之精义者也。此其影响三也。

从无始来,人依业转,脱离苦海,自为急义。解脱之旨虽 同,而其方不一:曰戒律,自持严整,清心寡欲,因欲望为烦恼之源也。戒律之极曰苦行,毁身练志,刈尽瞋痴,自沙门之无量 苦身法至近世之三杖涂灰皆是也。曰禅定,修证之方,在外为苦 行,在内为禅定。屏绝世虑,心注一处。自证本源,以达不可思议之境界。曰智慧,印度智慧,绝非西洋之所谓理智,乃修证禅 定之所得。人生烦恼根本无明,智慧为其对治。各宗多主智慧解 脱。戒律禅定终的均在得智慧,以其断惑灭苦也。曰信仰,笃信 神权,依之解脱。或因祭祀(此指印度教祭祀),或用密咒,希 图往生极乐世界(他若神权治病求福等,则目的非在解脱)。凡 此五者,皆解脱之方。惟见仁见智,意见纷歧,曷能枚举,兹之 所言,粗及其略,未能一概论也。自我一名,在梵为我(Atman),或神我(Puma),或命 (Jiva),均指不变,是常之主宰,颇似世俗灵魂之说。'夫有鬼论 初民同信,而印人学理中真我之搜求,实基于俗人鬼魂之说。真 我是常,亦有藉于灵魂不死之见。俗人对于灵魂无确定之观念, 故学术界讨论何谓灵魂之疑问甚烈,如长阿含经之第十七布吒婆 楼与如来争辩何谓灵魂。而梵网经(长阿含误译梵动)中历数关 于神我诸计,或谓我是色(犹言物质),四大所造,乳食长成; 或谓我是无色(非物质),为想(犹言知识)所造;或谓我亦非 想等,系发知识行为或享受之本(故有我为知者作者受者诸名), 而非知识行为或享受所构成(如数论谓我为知者,而一切知识则 属于觉我慢等)。异执群出,不克备举。再者,宇宙与人我之关 系为哲学之一大问题。在印度诸宗,咸以解脱人生为的。宇宙实 一大我,真我真如,原本非异,故其研究尤亟。吠擅多谓大梵即 神我,梵我以外,一切空幻。梵我永存,无名无著。智者知此,即是解脱。僧怯以自性神我对立。神我独存,无缚无脱。常人多 惑,误认自性。灭苦之方先在欲知。欲知者智慧之初步也。以 及戒律、苦行、禅定、祠祀,要其旨归皆不出使神我得超越苦海,静寂独存,达最正果也。

夫目的既在离生死苦,超越轮回,以谋自我之解脱,故谈理 所以得究竟,智慧有待于修证。印度诸见——原音达生那(Darsana),如印人马达伐之摄一切见集,实为一部哲学史。今 不曰印度诸见史而仍曰哲学史者,因旧译佛经"见"字单指邪见 也,非西洋之所谓哲学,亦非其所谓宗教也。据今人常论,治印度学说有二难焉:国情不同,民性各别,了解已甚艰,传译尤匪易。固有名辞(或西洋哲学译名)多不适用,且每易援引泰西哲 学妄相比附,遂更淆乱失真,其难一也。学说演化,授受复杂,欲窥全豹,须熟知一宗变迁之史迹,更当了然各宗相互之关系。

3.最后说了,佛教问题与中国哲学的关系。

而印度以通史言,则如纪事诗已难悉成于何时;以学说言,则如佛教数论实未能定其先后,其难二也。而著者未习译事,见闻浅陋,生罹百忧,学殖荒羌,曷足语此。惟念中印关系,近年复渐 密切,天竺文化,国人又多所留意。惟因历年来曾就所知,摭拾 中印所传之资料,汲取外人近日之研究,有文若干篇,起自上 古,讫于商羯罗,今复删益成十二章,勉取付印,或可暂为初学 者之一助。至若佛法典籍浩博,与我国学术有特殊之关系,应别成一书,本编中遂只稍涉及,未敢多论焉。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weinxin
广告也精彩
  •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于2021年12月29日11:30:52,由 发表,共 3555 字。
  • 转载请注明:印度哲学绪论 | 第一哲学家园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