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哲学中的黎俱吠陀

  • A+
所属分类:印度哲学史

上述吠陀四集不仅为古代印人所信崇,即降至近世,印人亦认其有最高威权。婆罗门人宗教信仰道德法律均谓以吠陀为依归。故学说之尊吠陀者为正宗(如六论是),而非吠陀者则为异教(如佛教是)。故研究印度思想不可不知吠陀,而以黎俱为首要。

黎俱歌颂非一人所作,亦非一时所成。虽或有作于雅利安人入印土以前者,而按之其所用地名,则亦实有作于其后者,其时未有文字,全赖口传。上古宗教与政治不分,而政治又多寄于家 族,故黎俱歌颂,常分属诸婆罗门族。后人集之,分为十卷,一千又一十七颂。雅利安人当时之情状,于此可得其概略。人民畜牧或业农,民族即政治团体,家族以父统治,国王多由世袭,是非邪正之辨,已深为人民所信,而精神之修养,则尚未发达,故 其宗教最上止于福善祸淫,下者则其崇拜等于贸易,神之喜怒以 供养之厚薄为断。至若悲愍之怀,明心见性之说,则尚非所知。

黎俱吠陀诸神大抵取诸自然现象,加以人化,人化而有超乎自然之权力,不死而有家庭之关系,亦如人类然。诸神化成人之程度,亦至不一。水神(名阿婆斯有多数)为女神,常指为母,为少妻,然亦谓饮之可增力(七之四、九之四);哓神(名乌沙斯)虽拟为艳丽女郎,然读其歌颂,仍可了然其为自然现象。此 其故则似日常亲近者,其人形化极难。其可震惊可敬畏,又非平曰所习见者,化具人性较易。如须摩执弓御车,然因本为植物之汁,常用于祭祀,故常呼为甘汁,在黎俱卷七(二十六及二十 七)谓一鹰自天取须摩与因陀罗。又阿耆尼(火神)因为每日祭 祀之需要,且散布各处,故实未全化人形,而在黎俱吠陀中终未脱火之自然性象也。

"须摩"一字原为植物,"阿耆尼"则原义为火,均用之作神名。而"因陀罗"虽为雷雨所演化之神,但其字义则未详,即此亦可见其自原来自然现象脱化甚远。盖迅雷疾雨,其来也骤,百姓疑畏,神话滋生,因而完全人性化。因陀罗可谓为黎俱吠陀最大之神。其父为天神(名第亚)。自母侧而生。有头,有臂,腹 大充满须摩。躯干奇伟,驾大地十倍以上。手持雷杵,杵系铁 制。乘金色车作战。与华由(风神之一)关系甚密,为之御车。 沉湎于须摩,而有须摩饮者之号。饮须摩可兴奋加精力,因陀罗 亦有百力之名。常与群魔战。魔者阿修罗罗刹之属。有斐多罗 者,旱炎之魔也。颂中常呼为蛇,常阻雨水,遮日光。因陀罗持 杵与战,群神助之,俱败北。但因陀罗后卒击杀之,雨水得降, 云消日出。因陀罗又为战神,常助雅利安人征服土著之黑族(常呼为达沙实Drasidion种),曾驱散黑人五万,令雅利安人有其土地。因陀罗以威力胜,而行为颇不端正,饕餐酗酒,残暴弑其 父,又与梵主争。梵主者,婆罗门所敬仰之神也。因陀罗以武力见尊,伐龙那(原似系盖天所化成)则以执法 为人所敬。二者俱见于BoghazKoi之刻文,则似均雅利安人入印度以前所已拥戴之神。因陀罗而外,伐龙那实最大。颂中言及其面、其目、其臂、其手足。旷瞩众生,其眼为日。有多侦探, 坐于其旁,观察天地。其使者具金色翅(此指太阳)。自然及道 德法律均为伐龙那所维系,天地因之奠定,日月星辰水火均依之 运行,诸天受其指令,一切世间均为其领土。伐龙那具一切智。 鸟之翔空,舟之行海,风之达远,彼均可知其所向。明察阴私, 鉴人之诚伪,惩恶劝善,最为人民所敬畏。正直之士,希于死后 见伐龙那及阎摩天。与伐龙那常同见颂中,同受敬礼者,为密多 罗。在印度为不甚重要之神,而在波斯宗教则为大神。

黎俱吠陀尊崇三十三天(天今译为神,三十三果何指实不可考,且黎俱中神亦不只此数),说者且分为三类,天、地、气象是矣。其天上之神有天神(名第亚),有伐龙那,有密多罗。日 神之著者有三:曰苏利亚(指太阳)、曰沙畏吹(指日能鼓舞生 命动作之现象)、曰普霜(指日能生育之现象,尤有关于畜牧)。 此外有乌沙斯女神,则为晓神。而韦纽天者似亦原为日神(指太阳行动之现象),在黎俱吠陀并非重要,而在印度教则为首要三 神之一。又有骑神二 (名阿什雯那)主救急难,为天神之子,显即希腊Dioskoumi (为Zeus之子亦人之救星),而巴比伦诸国多 有相似之神,证以BoghazKoi之刻文,雅利安人在未四散迁移 以前,即有此二神。至若气象之神,有因陀罗,又有华塔及华 由,皆风神也。有禄陀罗,此时亦非重要,在梵书经书,其威渐著。最后印度教尊奉梵与韦纽及尸婆三天。尸婆即禄陀罗所演化 也。又有麻若诸神常与因陀罗偕,战胜斐多罗。地神则有阿耆尼 (火神),有梵主(僧侣之神),而须摩亦属之。此外有陀什吹者,精于制造。因陀罗之杵,梵主之斧,诸天之饮器,均其所造。而人畜之在胎,亦经其工作。其女(名沙郎 纽)与微华斯结婚,而生阎摩与阎美,是为人类之始祖。阎摩 (其义为双,故中译佛经亦称为双王)处于天之远边(说者有谓 为日中),死为其道,二大守之。人死则由此道至阎魔所居,见 其先祖。阎魔常名为王,而未明言为神,且仅统治幸运之死者。 惩罚罪恶之说,则后来所增益也(阎魔王梵文为阎魔罗遮,故中 译有称阎魔罗)。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weinxin
广告也精彩
  •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于2022年1月1日09:30:51,由 发表,共 4898 字。
  • 转载请注明:印度哲学中的黎俱吠陀 | 第一哲学家园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