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哲学中的黎俱吠陀

  • A+
所属分类:印度哲学史

 

雅利安人迩时所奉之神祇魔鬼,名类繁多,不克备录。近世宗教学家谓神之崇拜类皆自多元而趋于一元。太古之人,信精灵 妖鬼之实有,于是驱役灵鬼之方繁兴。其驱使之力寄于人者谓之 巫觋,托于物者则如桃符。其于祭祀皆以其所持,求其所欲,实含商业性质(凡具此性质之歌曲多见于阿闼婆吠陀,是编虽晚 出,而思想有较黎俱吠陀尤古)。人之于神实立于对等或同等地 位。顾鬼神即可用之害人,自亦可因之自害。由是而生恐惧,而 生敬畏。人之于神渐不敢驱而须求,不事威逼,而用祈祷、祭祀、供献用以悦神,俾神可还蹭,满足其所希求。然交换赠受之 外,祭祀亦有忏悔洗罪之功用。盖人民程度渐高,福善祸淫遂亦 为信仰之要素。黎俱吠陀之祀神,其根据不出此二功用。其时若因陀罗,好勇斗狠,游乐饮宴,其性质固不高于人类也。印度初民或震于热带之暴雷疾雨,且侵入印土,征服土著,端赖战神, 其威力因驾群神之上。然伐龙那司世界之秩序,亦为雅利安人所最尊敬,印度太古吠陀宗教之性质于此亦可见矣。吠陀诗人怵于宇宙之奇,而震于自然之象,亦有所歌咏。尊崇往往不觉过当。因陀罗位固最上,而伐龙那、阿耆尼亦常称为无上。伐龙那固为大神,然亦言其遵从韦纽天。凡神于颂祷时常 可推在第一位。此则虽尚非一神教,而究已离多神教之范围。说 者常号此为尊一神教,谓为多神教至一神教过渡之现象,但至黎俱吠陀晚期,一神之说渐兴,而且另辟一元哲学之途径(多见第 十卷为晚出之颂),兹当详论之。宗教根本既在笃信神之威权,遂趋于保守,而进化迟缓。其 初当人民幼稚时代,神之性质自以人为标准,故民众尚斗,而因陀罗之神尊,尊其残暴也。民俗贪饮,而须摩之草神,神其能醉也。其后文化增进,民德渐高。然宗教以尚保守,神之性质,遂形卑下。此种现象,在黎俱吠陀中,已可索得形迹。如其卷十之一百十七篇,仅奖劝人为善,而毫未言及神,盖似以神之德衰非 可凭准也。卷十之一百三十一篇为颂信神之歌,论者谓当时盖信仰渐弱,作者有为而言(如卷二之十二即谓因陀罗神之存有否认之者)。及至佛陀出世之时,对于吠陀宗教之怀疑者更多。神之堕落,其地位几与人无殊。其后弥曼差学者,解说祭祀之有酬报,非由神力。数论颂释力攻马祠之妄(见金七十论卷上)。而非神之说(或称无神Atheism)不仅见于佛书,印度上古中古各 派几全有之。而早在黎俱吠陀末期,人民对于诸神之信仰既衰,而遂有一元宗教之趋向。论者谓埃及之一元趋势,在合众神为一。犹太之一元宗教,始在驱他神于族外,继在斥之为乌有。而印度于此,则独辟一径,由哲理讨论之渐兴,玄想宇宙之起源, 于是异计繁兴,时(时间)方(空间)诸观念,世主Prajpati 大人Pumsha诸神,吠陀诗人叠指之为世界之原。盖皆为抽象观念,非如吠陀大神悉自然界之现象,实为哲理初步,而非旧日宗 教之信仰也.。此种变迁,显著于初期奥义书中。奧义书者,旨在 发明吠陀之哲理,而实则吠陀之宗教甚乏哲理之研讨。诸书(奧义书有多种)所言系思想之新潮。顾宇宙起源之玄想,在黎俱吠陀中已有线索,其中虽无具体之宇宙构成学说,然其怀疑问难,已可测思想之所向。此诸诗作者,不信常人所奉诸神创造天地,而问日与夜孰先造出,世界为何木(意犹谓何种物质,何种木 质)所造。类此疑难,散见颇多,而以十卷之一二一篇及一二九

篇等至为有名。其-        -二一篇曰:

太古之初,     金卵始起,     生而无两,     万物之主,

既定昊天,     又安大地,     吾人供养,     此是何神?     (-       -)

俾吾生命,     加吾精力,     明神众生,     咸必敬迪,

死丧长生,     俱由荫庇,     吾应供养,     此是何神?     (二   -)

徒依己力,     自作世王,     凡有血气,     眠者醒者,

凡人与兽,     彼永为主,     吾应供养,     此是何神?     (三

神力庄严,     现彼雷山,     汪洋巨海,     与彼流渊,

巨腕远扬,     现此广莫,     吾应供养,     此是何神?     (四)

大地星神,     孰奠丽之?     天上诸天,     孰维系之?

茫茫寥廓,孰合离之?吾应供养,此是何神?(五) 两军(指天地)对峙,身心战栗,均赖神力,视其意旨, 曰出东方,照彼躯体,吾应供养,此是何神?(六) 汪洋巨水,弥满大荒,蕴藏金卵,发生火光, 诸神精魄,于以从出,吾应供养,此是何神?(七) 依彼神力,照瞩此水,蕴藏势力(指金卵),且奉牺牲 (指火光),维此上天,诸天之天,吾应供养,此是何神?(八) 祈勿我毒,地之创者,明神正直,亦创上苍, 并创诸水,明洁巨伟,吾应供养,此是何神?(九) (本篇共有十阕,第十阑显为后人窜入,故未译。) 怀疑思想之影响有三:夫人以有涯之生命,有限之能力,生无穷之欲望,受无尽之烦恼,于是不能不求解脱。印土出世之念最深,其所言所行,遂几全以灭苦为初因,解脱为究竟。降及吠陀教衰,既神人救苦之信薄,遂智慧觉迷之事重。以此在希腊谓 以求知而谈哲理,在印度则以解决人生而先探真理。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weinxin
广告也精彩
  •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于2022年1月1日09:30:51,由 发表,共 4898 字。
  • 转载请注明:印度哲学中的黎俱吠陀 | 第一哲学家园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