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与思想治疗技术

  • 1
  • 17 次浏览
  • A+
所属分类:哲学论文

 逻辑与思想治疗技术

摘要:人除了生理活动、心理活动之外还有心灵活动,这三种活动遵循不同的规律。心灵活动其结果便是形成人的思想世界或认知世界中的内容。人的认知世界是实在的,它遵循或应当遵循客观的逻辑规律。人的认知世界会出现不同于身体病症、心理病症的思想病症,可用“惑”来称谓心灵上的这种认知之症。惑所带来心灵痛苦是实实在在的,其根源是认知上的不一致。思想治疗技术或思想分析技术旨在对引起心灵痛苦的惑的治疗。从事这种治疗工作的实践哲学家,通过苏格拉底式的对话,在价值中立的原则下消除惑者的心灵之痛苦。思想治疗技术是一种信念修复技术,它是“人文关怀”的技术;而其研究涉及逻辑学活逻辑学应用、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多学科。

 

关键词:认知世界,惑,思想治疗,不一致,逻辑应用

 

 

1.导言

逻辑学被认为是研究推理规则有效性的科学,而推理是人的思维中重要的构成。然而,由于人天生具有逻辑推理能力,逻辑学的研究面临这样一个尴尬局面:迅猛发展的逻辑学对于实际中的人的推理能力的提高或改进没有或者很少有用武之地。今天,逻辑学研究在人工智能的建立中展现出巨大的效力,在职业哲学家那里用作专业哲学分析也作用巨大,而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实践,似乎只有指出公共领域中人们的口头言辞或书面表达的逻辑错误的功用了。逻辑学的这种脱离说话实践的无用状态与其作为人文学科并有生活实践的起源的学科地位不相称。

在现代逻辑的研究中,逻辑学与心理学其研究对象被严格地得到区分。现代逻辑之父弗雷格在《算术基础》的导言中明确给出了他认为重要的三个基本原则,其中第一个就是:“始终要把心理的东西和逻辑的东西,主观的和东西和客观的东西严格区别分开来。”([1]P88)。即在弗雷格看来,逻辑学所研究的东西是客观的,与心理学所研究的有严格的区别。逻辑学与心理学所研究的对象不同,两者的方法自然存在巨大差异。现代逻辑自费雷格之后得到迅速发展,逻辑学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于心理学的路子。

尽管现代逻辑其研究方法与对象与心理学存在不同,推理与论证是逻辑学关心的中心话题,而推理与论证是人思维中的重要部分。因此,逻辑学应当有助于日常人们的思维的提高或改进。本文下面要论述的是,人存在一个其特征不同于身体和心理之外的一个独特部分,这便是“思想部分”或“认知部分”,人的这个部分与人的其他部分一样会出现病症,对之进行治疗便需要发展一系列与逻辑学密切相关的思想治疗技术或思想分析技术。这样,存在与心理学密切相关的心理治疗,同样存在与逻辑学密切相关的思想治疗。

 

2.实在的思想领域

自柏拉图开始,心身问题便进入了哲学家的视域中。笛卡尔开创了心物二元论,他从“我思,故我在”“证明出”“我(心灵)”作为独立的实体而存在。今天,在心灵哲学那里对于如何解释心灵现象,哲学家们争论不休,并且提出许多理论,如物理主义认为心灵现象能够通过人的大脑的物理活动来解释。

哲学家争论的是心身关系问题,而科学家所关心的则是人的生理部分和心理部分的运动规律。关于人本身,存在两大科学研究的两个领域:生理领域和心理领域,因而关于人本身形成两类科学:对人的生理部分进行研究的一类科学——生理学;和对人的心理部分进行研究的另外一类科学——心理学。这两类科学存在一定的交叉。它们之所以被称为科学,是因为两个领域里的研究者们都采取观察、实验等实证的研究方法,旨在探寻因果性的规律;所不同的是只是领域不同而已。对之,哲学家之所以没有争论,是因为这是社会事实:这两大学科群在历史中演进,并且已经形成或曾经有过多个库恩意义上的“范式”。

人被认为划分为两个部分:生理的和心理的。人的四肢、五脏六腑等是人的生理部分,这些部分是看得见的或者说是能够看得见的;它们是由物质组成的,因而遵循物理规律,当然还有自身独特的生理规律,而这是生理学的学科所要揭示的。而我的感觉、我的思维、我的梦等是我的心理部分,这些部分是看不见的、依赖于我,因而心理活动被认为是主观的;但它遵循一定的心理学规律。

然而,对于人,存在一个不同于客观的生理部分和主观的心理部分的第三个部分:思想部分。思想部分也可以称为认知部分。之所以称思想部分为人的第三个部分,是因为不可否认的是,在人的大脑(或心灵)中存在对世界的认识,这些认识是大脑(或心灵)之稳定性的独特存在。它们不是物质的,也不是不可捉摸的、稍纵即逝的心理内容。不管心灵能否独立人的身体而存在,人有对世界的认识,这些认识在人的心(脑)中形成了独特的也是独立的存在。

人的认知世界里包括什么内容?粗略地说,除逻辑之外,包括在不同命题之上加上不同认知态度构成的认知命题。我们可用信念来称谓认知世界里的认知命题,尽管这样的称谓不太严格。这些认知命题本身构成认知事实。

人的思想世界或认知世界里的这些认知事实或认知内容是实在的,其理由如下:

首先,认知是一个个发生在心灵之中的事实。认知事实不同于物理事实,不能为人的某个感官所感知,但能够被心灵所感知,这样的感知便是反省。它也可以被他人所认识。

如果我问你:“1+1等于多少?”,你会怀疑我问这么幼稚的问题的动机,因为在你心中,1+1=2是没有任何质疑的。如果我再问你:“地球与太阳是什么关系?”你会说很多,比如,地球围绕太阳转,地球从太阳那里获得阳光,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原来人们认为太阳系有九大行星)……在你的心中有许多被称为“知识”东西,你可用语言将它们表达出来。这些便是你的思想。

人的认知是以命题的形式出现的,它为人们对世界的看法。这里的世界包括人的外部世界,也包括人的内部世界。。在心中,这样的事实是持续的而非稍纵即逝的,可言说的而非不可捉摸的。我拥有某个信念,这个信念不会莫名其妙地消失,除非我的记忆出现障碍,即使如此,我可以尝试地从我的记忆库将之找出来……若一个人表达了与他了解的事情不同的事情,这种行为被称为“说谎”,同样,若一个人表达了的事情与他所知道的其心灵中的事情不同,这种行为同样被认为是说谎。如,一个游客问我“南京大学本部在哪里?”,我说“不知道”。此时,我是在说谎,因为,我很清楚并且这也是我心灵中的一个事实:我知道南京大学本部在鼓楼区的汉口路。

其次,人的认知遵循不同于物理规律的规律,这便是逻辑规律。

不同的人往往具有不同的认知,这也是人们可能反对我观点的理由。我说,人的认知是具有实在性,并不是说,所有人均具有相同的认知。“所有成功均是由艰苦的努力获得的”是我的信念,不表明其他人也应当有同样的信念,事实上其他人可以拥有与之不同甚至相反的信念,比如,有人相信“有的成功是轻易获得的”。但是,若我相信“所有成功均是由艰苦的努力获得的”,我便不能相信“有的成功是轻易获得的”;而你相信“有的成功是轻易获得的”,你就不能相信“所有成功均是由艰苦的努力获得的”。这便是逻辑规律要求的。

第三,认知对拥有者的行动产生影响、或者说它指导拥有者的行动,正如物理客体的客观实在性表现在物体对其他客体的影响之上。

我们的行动受制于我们的认知,这一点无需多言,只要想想拥有不同认知的人在同样环境下往往采取不同的行动的现象,这点就能够了然。

当然,人们可能同意思想世界是实在的观点,他们会认为,这些思想部分为心理活动的产物,它不能成为一个独立部分存在。我的理由是:第一,如果该反对能够成立,心理部分也不能是独立的部分,因为人的心理活动主体是人的神经系统;第二,由心灵而形成的思想部分不同于梦等纯粹的无心灵参与的心理活动的产物。

有人会问:人的思想部分中的实在性的认知是客观的吗?如果客观性被认为是物理客体的一个性质,那么人的认知便不具有客观实在性。因为它存在于人的主观世界之中,不是物理客体。如果某种东西遵循客观性指的是它遵循某种客观规律,那么人的认知世界具有客观性。

人的思想世界中的元素除了实在性的特点外,还有如下特征:

首先,不同人的思想世界中必定存在“共同的”元素,这个共同的元素是逻辑定律。人的认知世界里的元素分为与生俱来的部分和后天获得的部分。与生俱来的部分便是逻辑:演绎逻辑和归纳逻辑。演绎逻辑是构成“理性的”部分,它是先验的,人是有理性的指的是人具有演绎能力;归纳逻辑则是“本能的”部分(休谟的归纳习惯说其实就是本能说)。它们均不是学习而来的。通过学习而来的部分构成人的认知世界里的后天部分。与生俱来的逻辑是所有来共有的,它们是人后天认知的基础。

其次,思想世界里的这些内容是“可言说的”,同时这些内容也是他人“可理解的”。这是语言的神奇之处:语言可以表达你的思想、他人可理解你的表达。学习欧氏几何的人能够告诉你“三角形的三角之和是180度”;被告知月球和地球的质量和距离的数据后,学习过万有引力定律的人能够计算出两者的引力,同时能够计算出月球公转周期;任何人能够明白,若一个命题有真假二值,那么该命题或者真的或者假的;任何人能够明白,若一个命题有真假二值,那么该命题或者真的或者假的……因此,在每个人的“心”中,存在能够“言说的”、能够“想起的”以及“自明的”内容。

第三,思想世界里的内容是可添加的,这个过程便是学习过程。人心中(脑中)的某处存在一个可不断增加新内容的存储空间,学习过程便是将新的知识(信念)写入该空间的过程。

第四,思想世界里的内容是可修正的。新学习的内容(证据、知识、信念等)与原有的内容发生冲突,如何使原有的内容与新内容协调?这便是信念修正理论所探讨的。

对于人的实在的认知领域的研究构成一个不同于生理学、心理学的科学。那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科学呢?我认为,这是一个逻辑学的研究领域:研究该世界“应当”具有的静态的和动态的结构。

当然,心灵中的认知是一个谱系。对思想世界进行研究的科学是什么?我们权且称作“思想学”。这是一个学科群。目前有一门称做“认知科学”的学科,它类似于我们这里所说的思想学。逻辑学一直与心理学难舍难分,自弗雷格以来,逻辑学被认为不研究人是如何思维,而是研究人应当如何思维的。尽管目前逻辑学有向心理学复归的趋势,逻辑学与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与研究目标上是不同的。信念之间应当是什么样的关系?人应当如何学习?等等,这些是逻辑学的研究内容。比如,认知逻辑便是研究信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模态逻辑基础上构造了各种完全的和可靠的认知逻辑系统;在主观主义的概率逻辑中贝耶斯公式给出了,理性人应当如何根据新的证据修正自己对某个事件的概率;而目前信念修正逻辑如何根据新的信念收缩或扩张原来的信念集;等等。因此,对人的认知世界进行研究成为许多逻辑学子学科的发展方向。

 

3.思想之症及其根源

如同人的生理部分和心理部分会发生病症一样,人的思想部分也会发生病症。人因这种病症而导致的心灵痛苦是实实在在的,如同身体的病痛一样。人们(除了孩童)都会有切身的感受,并且严重者其痛苦不亚于身体带来的痛苦。有人会认为,这种痛苦是心理的,而非心思想的。但是,一个刚出生的、没有获得关于外部世界或内部世界认知的婴儿,尽管有心理活动,但他不可能有上述信念冲突的痛苦。

马里诺夫在《哲学实践》中将人的生物部分(biology)的不适称作“病(illness)”,对之治疗属于药物的领域;将人的心理部分(affect)的不适称为“失调disorder”,对之治疗属于心理学的内容;而将思想部分(though)中的不适称为“dis-ease”,对之治疗的是哲学的任务。Dis-ease可理解成“不爽”、“纠结”。([2],第96页)

本文这里将心灵的不适称作“惑”。在中国文化中,惑作为名词、用来表述人身体的“不适”有两种:一是指身体的原因造成的心灵不适;二是指认知上的不理解“惑”,指的是人们心中对某个事情不理解或不确定。对于前者,黄帝内经中把因看到某些现象而使自己产生迷乱称为“惑”。《黄帝内经灵枢大惑论》是这样解释的“惑”的:“目者,心使也。心者,神之舍也,故神精乱而不转。卒然见非常处精神魂魄,散不相得,故曰惑也。”对于后者,如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的困惑便是对某事的不理解,这里的惑可以是认知上的,也可以是行动上的。本文这里用“惑”泛指心灵中的各种不适:轻者为不爽,重者为痛苦。而分析师所做的便是帮助人们“解惑”:消除人们(不仅仅是学生)心灵上的各种不适。

惑是患者心灵不适的状态,而产生惑的根源是认知世界中出现“问题”,对于该问题的研究是思想治疗技术研究的任务。

人们心灵上产生惑往往由于行动选择上的二难:选择A行动是有理由的,同时选择A之外的其他行动是有理由的,而选择A行动和选择A之外的行动是相互冲突的因而不能同时选择的。如果我们把这些理由汇聚在一起,这些理由表明,应当选择行动A,同时不应当选择行动A(应当选择A之外的行动)。这些理由便是我们长期形成的信念,它们指导我们的行动选择。

有人会说,我们的一些心灵痛苦似乎不是因为行动上的,而是认知上的。著名物理学家玻尔兹曼之死便是一个例子:新物理学的产生动摇了他以前接受的信念。这种痛苦是认知选择的二难,而认知选择同样是行动,这种选择是在多个信念之间进行选择,而不是在具体的实体行动上的选择。同样的是,这种痛苦的根源是由于作为理由的更高层次上的信念所造成的。

惑的根源是其心灵中认知“不一致”所造成的。矛盾是最为严重的逻辑不一致,当然我们的心灵不会直接相信一个矛盾(p&~p)。相信p并且相信~P比相信矛盾要弱,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人们由相信p和相信~p“得到”相信矛盾p&~p要进行一个推理过程。这是可能的:我们将p~p置于他的信念系统之中,而不进行一个得到矛盾p&~p的推理过程。一般而言,我们在我们的心灵中也不会发生同时相信p和相信非p这样的不一致。比上述两种不一致更弱的不一致是,多个信念推出一个逻辑矛盾,如相信p,相信p蕴涵q,且相信~q便是这样的不一致。我们的信念体系中存在这样“复杂的”不一致是可能的。

但是,使我们心灵痛苦的往往是当我们的信念体系结合某个具体的场景而产生的不一致,而在这样的场景未出现时该不一致没有在我们的信念体系中显现出来。比如,我有这样的信念:“我们不应当说谎”,“我们应当尽力让我们的亲人幸福”;它们在我的心灵之中,而没有直接的矛盾。然而,想象一个场景:我的亲人得了重病,我了解病情而我的亲人不了解。他向我询问病情的时候,我便面临着一个信念冲突:“我们不应当说谎”的信念使我应当告知我的亲人他的病情;而“我们应当尽力让我们的亲人幸福”的信念则使我应当隐瞒他的病情,因为他一旦获知病情,他痛苦增加,并且有可能使病情更加严重。这便是不一致。于是我的心灵便产生痛苦,即发生惑的状态。人的行动是在信念指导下采取的,在某个场景下不同信念所给出的“不一致”行动指导将使我们无所适从。有人会说,上述例子中人们不会痛苦,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为了我的亲人而说谎。但是,此时我们已经不再坚守“我们不应该说谎”的信念。而对于坚持上述两个信念的人而言,痛苦是必然的。

当然,并非所有的心灵痛苦其根源为严格的逻辑不一致,许多心灵痛苦的根源是“应然”与“实然”的冲突,或广义的不一致。这种冲突有共时的和历时的两种。“共时的冲突”为:某时刻的应然与实然的不一致;“历时的冲突”:两个时刻下应然与实然的冲突。

失恋便是共时的冲突。人们失恋时,心灵是痛苦的,严重者会自杀。失恋之痛其原因可分析为:对方不爱我了,我不能接受对方不爱我的事实,即:对方应该爱我,但实际上对方不爱我。如果用“A”表示“某人爱我”这样的命题、“O”表示“应当”,失恋的根源为:OA&~A

共时的冲突的逻辑构造为:OA&~AO~A&AOAO~A是某个主体对行动者的评价,而实际的行动为A(~A)

后悔、愧疚者其根源同样是应然与实然的冲突,但是这种冲突是历时的:实然与应然是两个时刻发生的状态。某个人反思自己的过去的行动,在过去的某个时刻他应当做(或不应当做)某个行动,这个行动是他的能力范围之内的,但实际上他没有做(或已经做了)该行动,而因为他没有做这个行动(或做了该行动),他伤害了某个人。这个被伤害者可以是反思者或行动者自己,也可以是他人。如果是行动者自己,在反思中他的心灵处于“后悔”的痛苦中;如果被伤害者是他人,他的心灵便处于“愧疚”的痛苦中。晋朝的王导因没有去救周青而痛哭:“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便是内疚。

历时的这一类的冲突的根源的逻辑构造:OA&~A(或者O~A&A)。某个行动者的行动A(~A)在先,他对A的反思得到OA(O~A)在后;而行动者在当初作出这样的行动A(~A)时,没有OA(O~A)的反思结论。

当然,我要再次强调的是,实然与应然的冲突不是严格的逻辑不一致,尽管它所造成的痛苦不亚于那种严格的逻辑不一致造成的痛苦。

 

4.消解思想症的苏格拉底式对话术

消除人们认知之症所造成的心灵上的痛苦的方法是,通过被称为思想分析师的治疗性“对话”而得到治疗。

这种对话是苏格拉底式的而非弗洛伊德式的。苏格拉底被称为精神助产士。在文献如柏拉图所著的《理想国》中,我们可以看到,苏格拉底与他人的对话的特征是,通过“如果,则”的引导式对话方法引导对方表达,通过分析,指出对方表达中的逻辑不一致性,从而使对方思想清晰。而这个不一致性不是显现的,而是隐形的;只有在苏格拉底式的哲学家的“帮助”下,隐形的不一致才能够显现出来。

对于苏格拉底的这个方法,罗素说:“苏格拉底的处理方法所适用的,乃是那些我们对之已有足够的知识而可以达到正确结论的事物,但由于我们思想混乱或者缺乏分析的缘故而未能对于我们所知的东西加以最好的逻辑的使用……辩证的方法——或者,更广义地说,无拘无束地辩论的习惯——是有助于增进逻辑的一贯性的,因而在这方面便是有用的。”([3]130页)

弗洛伊德发明了一套独特的“心理分析”或“精神分析”理论,他倡导特殊的“交谈”以治疗心理疾病,他的方法与我这里的“解惑对谈术”在什么地方是相同的?在什么地方是不同的?弗洛伊德明确说:“在精神分析的治疗时,除医生同病人谈话之外,别无其他。病人说出他的以往的经验,目前的影响,诉苦,并表示他的愿望和情绪。医生则只有静听,设法引导病人的思路,迫使他注意某些方面,给他一些解释,观察他陶瓷而引起的赞许或否认的反应……说话和巫术最初本来是同一码事,在今天,我们用话语可使人快乐,也可使人失望。教员用话语向学术传授知识,言说者用话语感动听众,只有他们的判断。话语可以引起情绪,我们常用以为互相感应的根据。所以我们不要看轻心理治疗的谈话。”([4],第5页)

苏格拉底式的对话与本文这里所倡导的“解惑式对谈术”在许多方面是一致的,对话双方都要遵循逻辑(理性),双方都是理性的是公共知识;不给对方增加新信念,双方谈话的例子都是日常之中的;双方在使思想清晰这个目标上是一致的。等等。

然而,本文倡导的解惑对话术与苏格拉底的对话之间存在少许不同:第一,我所倡导的“解惑式对谈术”是以解决问题(解惑)为中心的,非苏格拉底的思想清晰为中心的;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可看成是“思想清晰式对谈术”。第二,在“解惑式对谈”中,双方会话是合作性的对话,分析师更多的是采用“引导式”和肯定对方表达的“肯定式”,尽管在某些特定时候分析师也采取对对方的陈述进行否定的“否定式”应答方式;而精神助产术中尽管“引导式”经常被采用,但其目的是使思想清晰,对话方式没有禁忌,因而任何形式的会话包括论辩都得以应用,只要有助于思想清晰即可。第三,双方的对话基础存在不同:在苏格拉底的对话中,双方共同的对话基础是双方的共有理性;而在解惑式对谈中,除了惑者存在疑惑外,对分析师的信任构成公共信念。等等。

 

5.思想治疗技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的认知修复技术

对惑者的治疗所用方法便是分析。“分析就是治疗”是苏格拉底式的哲学家所秉承的教义,这也是本文将思想治疗技术与思想分析技术作同义使用的原因。

思想分析技术研究,不仅包括对人的认知世界的研究与分析、对人们之间的对话的形式结构的分析,还包括对人的认知形成及认知更新的研究,当然还包括如何将现有高技术应用到解惑之中的研究,等等。

我们可以看到,思想分析技术研究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的研究。首先涉及到逻辑学,因为无论是对认知世界的分析、对话的形式结构分析以及认知形成于更新,都是逻辑学所关心的。但是光有逻辑学是不够的,它还涉及心理学、哲学、伦理学以及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因此,这是一个开放的研究领域。

思想分析领域是一个具有人们关怀的领域。在这个意义上说,思想分析师与解惑不是在“治疗”(cure),而是在“关怀”(care,或者他们的工作是“人文关怀”。

如同基因修复技术一样,本文倡导的思想分析技术是对有问题的思想的修复,因而可称为“认知修复技术”或“信念修复技术”。这种修复工作是运用逻辑的哲学家所从事的,而不同于神职人员和意识形态工作者者。这样的哲学家在与惑者的对话中纯粹是分析,他严格坚持“价值中立”原则:不给惑者添加信念和价值。

思想分析师是逻辑应用专家,因而是实践中的哲学家。这样的工作是分析哲学在生活实践中的自然延伸,分析哲学本身是“治疗性的”,即通过逻辑分析与语言分析指出传统的形而上学的错误,而思想分析师是通过逻辑应用与语言使用解决人们心灵上的痛苦。

这里所说的思想分析师是对罗蒂所说的“教化哲学家”的进一步专业化。罗蒂把哲学分为两类:系统哲学家和教化哲学家。不同于建设性并提供论证的系统哲学,教化哲学以进行谈话而非发现真理为目的,罗蒂说:“把教化哲学家看作谈话伙伴,是把他们看作对共同关心的主体持有观点的一种替代性选择。”([5],第348),在他看来,教化哲学家的文化作用是帮助我们避免自欺。而本文所提出的作为哲学家的思想分析师其实践目的更为明确,惑者通过与其的谈话之后认知不一致得以消失、心灵中痛苦得以消除。

 

参考文献

1.M .穆尼茨:《当代分析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

2. L. Marinoff. Philosophical Practice. Academic Press, a division of Harcourt, Inc. 2002.

3.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88

4.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1997

5.罗蒂:《哲学与自然之镜》,三联书店,2004

 

On Logic and the Technology of Thought-Cure

PanTianqun

Philosophy Department of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Abstract: Besides physiological activities, psychological activities, man has activities of the mind. The three types of activities are controlled by different laws.Product of the activities of the mind isthe formation of new content in thought-world or cognitive -world of man. Thethinking world or cognitive-world is real, which obeys or should obey the objective logical laws. Some diseases occur in thethought-world,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thephysical symptoms, psychologicalsymptoms. We call diseases in thought-world ‘perplexes’. The Perplex roots in cognitiveinconsistency; and it causes the suffering of the mind. The technology of thought-analysis or thought-therapy aims at curing the perplexes. The practitioners who engage in such curing work are practical philosophers. Under the ‘value-neutral’principle, the thought analyzers, through Socratic dialogue, eliminate such suffering of ‘the perplexer’.Thought-analysis technology is a kind of technology of belief-repairing. And it is one of humanities care. The study of thought-analysis technology involvesmany disciplines such as logic, philosophy, psychology, ethics.

Keywords: cognitive world, perplex, thought therapy, inconsistency, logical application

 

作者:潘天群(来自http://philo.nju.edu.cn

链接:https://www.ixueshu.com/document/83b73e57dd554a55d4f1af9f880efaba318947a18e7f9386.html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weinxin
广告也精彩
  •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于2012年3月29日08:35:55,由 发表,共 10314 字。
  • 转载请注明:逻辑与思想治疗技术 | 第一哲学家园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目前评论:1   其中:访客  0   博主  0

    • 家纺十大品牌 家纺十大品牌 0

      强贴,留名,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