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传统的唯物主义哲学上的国家经济
传统的唯物主义哲学指出,一个民族从穷到富,从富到财产分配的不均,到道德败坏,到奢侈、到罪恶;从罪恶到专制,更从专制到毁灭。国家就像一棵威风凛凛的橡树里面发展着的,那个使树身长高、枝叶繁生、树干粗壮、巍然居林木之上的生命原则,就是使这棵树枯死的原则。
1、传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眼中的经济。这里有一个不变的社会发堆规律。霍尔巴赫虽然也把对财富的爱好看成是罪恶之母,和国家衰颓的原因,但他只说了些空话。而爱尔维修却通过展现社会不断发展和财富不断增加以及它由兴盛走向衰亡的过程,试图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狄德罗和霍尔巴赫痛斥“奢移”。并要求立法者向奢移的嗜好进行斗争,但爱尔维修却指出,一个这样的斗争,对于社会非但无益,甚至是有害的。
这样一来,不仅会对财产权,这一最神圣的权力作过分尖锐的侵犯,而且还必须抛弃金钱,这是任何一个君主也不能制定的计划。况且果真如此,那么会有大批人失业,更多的穷人将无法生活,实现这样的计划,无异于把整个国家毁灭。在现存的政治形式之下,各个民族是无法回避这条危险的发展途径的。连在这条发展途径下停留一步,对于他们都有危险。停滞不前,就意味着灾祸和死亡的到来。由此可见,狄德罗,霍尔巴赫尽管他十分看重财产的作用,但财产在他们眼中,只是一种偶然性的存在。他们只是孤立绝对地考察这一历史现象。而爱尔维修却在必然性的基础上看待财产地及其作用。他把定现象与规律联系、结合在一起。爱尔维修在这里比其它百科全书派的思想家要深刻进步得多。
2、传统的唯物主义哲学迷信规律。而这一规律是什么?它又如何起作用?传统的唯物主义哲学一直都在寻找,但是从来就没有找到。这就是传统的唯物主义哲学的弊病。国家的利益和私人的利益一样,也和一切人的事情的利益一样,是千变万化的。所以那些同样的法律、同样的风俗习惯、同样的行为,对于同一个民族渐次地变成有利和有害。同样的法律。渐次被用又被抛弃,同样行为渐次加上道德和罪恶的名字。“这人主张,如果中以否认,就必须承认有一些行为,可以对国家同时即是道德的,又是有害的,就必须因此颠覆任何一种立法和任何一个社会的基础”。对此,爱尔维修进行了大量论证。他指出,古代有许多野蛮人杀死老人的风俗,初看一定会认为这是最可恶的,但仔细想一下,就会发现他们所处的形势之下,是不得不把这一举动看成是一种道德,并且会承认“年轻人是出于爱年老力衰了的双亲才这样去做。事实上关于这点洛克早就指出:“人们所以普遍地来赞同德性,不是因为它是天赋的,乃是因为它是有利的……。
传统的唯物主义哲学只好仔细观察人类的历史,一考察各民族的生活,并且以中立眼光来观察他们的行为。则他们一定会相信,在一个地方人们所提到的或想到的道德原则,几乎没有一种不是在其它地方,为其它全社会底风俗所忽略、所鄙弃的,因为后一种人所遵守的生活底实践意见和规则,正是与前一种人相反的”。这正是爱尔维修所坚持的观点。但与洛克又有不同之处。即爱尔维修维仅仅抓住利益,从快乐和痛苦去说明立法者们的意志的历史变迁。爱尔维修就是这样合乎逻辑地把问题的探讨深化了。因此。当爱尔维修研究人们利益随着环境发展而发展时,如上面所见的,他总是试图跟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方式的变化联系在一起。所以,他才指出:“为什么饥饿是支配人行动的最经常的原则?因为在一切需要中,这是最经常重视的、是支配人最为紧迫的。……在各个文明民族中使一切公民行动,使他们耕种土地,学一种手艺,从事一种职业的,也还是饥饿。但是在执行这种职务时,人人都忘了使他这样做的动机;这是因为我们的精神并不专注于需要,而专注于满足需要的办法。困难的不是吃饭,而是作饭。”
我们看到的是传统的唯物主义哲学把生产力、生产方式仅仅是做为一个必要环节被提及到。传统的唯物主义哲学不可能看到这个环节即生产力、生产方式对于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与意义。爱尔维修说:“为了粉碎传统,为了使人民认请宗教的荒谬和坏法律的有害结果,需要不少时间。只有到下一代才能使人们认识真理。然而尽管障碍重重,真理的种子是不会被消灭的,人民中正在出现的对教育的渴望,为思想上接受真理作了准备”。“不听神学矛盾的人们,是听一听智慧学说的时候了;让我们……从我们的迷梦中醒来吧;无知的黑暗已经过去了;科学的白昼已经到来了”。所以,在绕了一个大圈子之后,爱尔维修把改造社会的动力。最终还是归结为通过教育去启迪人们的理性。所以,尽管爱尔维修,在社会历史观方面比其它百科全书派要深刻许多,但几经挣扎,仍然投回到了“理性”的怀抱。所以这个爱尔维修只是“自然法”信徒们中间的一支迷途的羔羊、是迟早要回到羊群所走出的那条道路上的。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