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尔巴哈宗教观与道德观

  • A+
所属分类:西方哲学原著

弗尔巴哈宗教观与道德观

弗尔巴哈指出:“人类的各个时期的彼此不同,仅仅是由于宗教上的变迁。某一历史运动,仅在它深入人心的时候,才会达到自己的深处。心不是宗教的某种形式,因而说宗教也应当在心中;心乃是宗教的本质”。

弗尔巴哈的一生最重视宗教现象。他一生致力于对宗教的批判,在批判宗教中,特别是通过对宗教产生的认识论的根源的揭露批判。使他重新揭示和发现了人,这就是他的功绩。但是弗尔巴哈得出了另一个结论。认为宗教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心灵关系。这正如恩格斯所揭露的:“在这里。弗尔巴哈的唯心主义就在于:他不是直截了当的按照本来面貌看待彼此间以相互倾慕为基础的关系,即性爱、友谊、同情、舍己精神等等,而是把这种关系和某种特殊的,在他看来也属于过去的宗教联系起来,断定这些关系只有在人们用宗教一词使之高度神圣化以后才会获得自己的完整的意义。在他看来,主要的并不是存在着这种纯粹人的关系,而是要把这些关系看做新的。真正的宗教。这些关系只是在盖上了宗教的印记以后才被为是完满的”。从这一观点出发,弗尔巴哈进一步认为,既然宗教是人的感情关系,所以人离不开宗教,人们需要宗教的安慰,人类的历史发展与变迁归根结底可以用宗教发展变迁来加以说明。一定的历史运动之所以发生、发展,要看一定的宗教观念是否为人民所接受。只有当某一宗教观点深入人心时,历史运动才会巩固持久。而一旦人们的宗教观发生了转变。历史的变迁随之也要到来。弗尔巴哈依据这一观点在分析历史演变时说“从前的所谓最新的时代,乃是新教徒的中世纪,在这时期我们仅是用半否定和一些手腕来抑制罗马教会、罗马法、刑法和旧式大学等等。随着作为确立精神的宗教力量和真理的新教徒的基督教的消灭,我们就进入了新的时代”。所以,不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在,弗尔巴哈在这里,把人的感情、意志、观念当做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因而走向了唯心史观。

既然人类历史是人们之间情感——宗教推动的,只要人类存在,就有彼此之间的情感,它就会发生历史的动力作用,所以,宗教就不能取消。而所应取消的,只是那种崇拜神与上帝的旧宗教,只有建立起一种新的宗教,社会才能真正发展前进,实现理想的社会。上面说过,弗尔巴哈把宗教看成是“人本质的异化”,旧的宗教之所以害人,是因为把人的本质从身上分裂出去,把它变成“上帝”而使人本身成为这一异化本质——上帝的“附属品”、“牺牲品”或“形式”。而如今既然弄清了宗教形成的真正原因,所以就应把宗教的本质,即分割出去上帝再还给人,使它重新回归人心,人的“心是宗教的本质”。今后应在人心中建立起一种新的爱的宗教。“我们就必须拿对人的爱当作唯一的真正的宗教,来代替对神的爱”。在弗尔巴哈看来对女人的爱是一般“至高无上的和最深的爱,便是母爱。只有在母亲是真理的场合下,父亲才是真理。爱,自在自为地就是属于女性和女性存在者的。对神爱的信仰,就意味着相信女性存在者是属神的存在者”。所以,弗尔巴哈极力推崇男女之间的性爱,并把它看做是新的宗教的最高形式和最完美的的体现。那么,这种新的“爱的宗教是怎样的一种心理,怎样的一种宗教呢?它可以使人在爱中找到到自己感情的满足,解开自己生命的谜,达到自己生命的终极目的,从而,在爱中获得那些基督教徒在爱之外的信仰中所寻求的东西”,所以,弗尔巴哈深信不疑,只要建立起一种以性爱为核心的新的宗教,那么一种新的理想的社会就会随之到来。所以,弗尔巴哈认为对人的爱就是世界的枢轴。

那么如何建立这种理想社会?使人人都获得幸福?怎么发挥这一新的爱的宗教的力量和作用?弗尔巴哈接着诉诸他的伦理学。他指出:“孩子对父母的关系,夫妻之间的关系,兄弟之间的关系,朋友之间的关系,一般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之道德上的各种关系,本来就是的的确确的宗教上的关系”。“这些关系只有在凭着自己而被公认是宗教关系时,才是道德的,才被认为具有道德意义。固然在你看来友谊是神圣的。财产是神圣的,婚姻是神圣的,每一个人的幸福是神圣的,但是,也应当知道,基所以神圣。乃是自在自为的”。在伦理学上和在宗教上一样弗尔巴哈把批判锋芒对准了宗教和唯心主义的道德学说,并通过这一批判去重新揭示和发现人。在对宗教时行批判后,他指出:“人在宗教里面为了一种宗教上的义务而牺牲对人的义务”,“为了对上帝的关系而牺牲了对人的关系”。在批判唯心主义,特别是批判了康德的“绝对子命令”之后他饥讽的说道:康德著述自己的道德学不是为人们,而是为一切有理性的生物。最好他不是为哲学教授们而写自己的道德学,因为正是他们是人之外的有理性的生物,最好他为零工和樵夫,为农民和手式艺者而写!这样,他将在怎样完全不同的原则上来论证他的道德学!要把生命贯输给这些人是如何地困难呀!所以,弗尔巴哈既否定了宗教把神、上帝看做是道德主体,也否定了唯心主义哲学把“纯粹理性”看成是道德主体的荒谬主张。在弗尔巴哈看来,道德的主体是人,道德就是按照人的本性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符合道德的生活,就是符合人的本性的生活。而人首先是一个血肉之躯,是需要吃喝的感性存在者,所以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幸福的利己主义,离开追求感性欲望的利己主义的所谓的道德,只能是虚假、骗人的道德。所以,弗尔巴哈把利己主义和爱作为道德的基础。在这里,弗尔巴哈完撇开了人的社会性去观察、理解和说明人,把人的自然需要如饮食、性爱、趋利避害等就当做是人的本质,认为人的行为的出发点就是努力满足这种生理本能的需要,追求幸福。并且,弗尔巴哈把人追求幸福的欲望叫利己主义,“人类一切意向,努力和行为的根本意义,正是人性本质的满足,正是人类利己主义的满足”。但是利己主义只是道德的基础,并非是道德本身,弗尔巴哈认为人们追求幸福的欲望受到双重矫正。第一,受到我们的行为的自然后果的矫正:酒醉之后,必定头痛;放荡成习,必生疾病。第二,受到我们的行为的社会后果的矫正:要是我们不尊重他人的追求幸神福的同样的欲望,

那么他们就会反抗,妨碍我们自己追求幸福的欲望。由此可见:我们要满足我们的这种欲望,就必须能够正确地估量我们的行为的后果,同时还必须承认他的相应的欲望的平等权利。因此,对已以合理的自我节制,对人以爱(永远是爱!),这就是弗尔巴哈的道德的基本准则,其余的一切都是从这个准则推出来的。总之,每个人在追求幸福时,不仅要爱自己而且还要爱别人,爱是“什么奇迹也干得出来的!爱还非常幽默地把我们的高贵的贵族同布衣小民同一起来”。爱吧,但是要真正的爱。

通过上面对弗尔巴哈的宗教观与伦理道德观叙述,我们会发现尽管他从来也没有从理论上系统地阐发过自己的社会历史观,但是也不难看到在这一领域中他所表现出来的唯心史观。从形式上讲弗尔巴哈强调感性的人是现实的,“但是,关于这个人生活其中的世界却根本没有讲到,因而这个人始终是宗教哲学中所说的那种抽象的人,这个人不是从娘胎里生出来的,他是从一神教的神羽化而来的,所以他也不是生活在现实的、历史地发生和历史地确定的世界里面,虽然他同其它的人来往,但是任何一个其它的人也和他本人一样是抽象的。在宗教哲学里,我们终究还可以看到男人和女人,但是在伦理学里,连这最后一点差别也消失了”我们所能看到人仅仅是“爱”,“可是爱呵!——真的,在弗尔巴哈那里,爱随时随地都是一个创造奇迹的神,可以帮助他克服实际生活中的一切困难,这样一来,他的哲学中的最后一点革命性也消失了,留下的只是一个老调子:彼此相爱吧!不分性别,不分等级地互相拥饮吧,——大家一团和气的痛饮吧”!“这样,弗尔巴哈的道德论是和他的一切前驱者一样的,它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民族、一切情况;正因如此,它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是不适用的,而在现实世界面前,是和康德的绝对命令一样软弱无力的”。总之,如恩格斯所说,只要“一接触到弗尔巴哈的宗教哲学和伦理学,他的真正的唯心主义就显露出来了”。

但是我们还应看到,由于弗尔巴哈的理论毕竟根基于现实,所以他社会历史观究其实质尽管的唯心主义的,但从其内容看,也不乏一些现实主义的东西。例如他对社会中人们利己主义的分析:“《不仅有单独的或个人的利己主义,而且有社会的利己主义,有家庭的、集团的、公社的、爱国的利己主义》”。再例如他对历史的分析:“只要看一看历史!历史上的新时代昌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到处是在被压迫群众或大数人提出自己完全合理的利己主义去反对民族或等级的极端的利己主义的时候开始的,是在人们的阶段或完全战胜了少数统治者的狂妄自大,摆脱了无产阶级悲惨的、受压迫的状况而进入具有历史意义的光辉活动的领域的时候开始的。不是要根本消灭财产——不是的!但不能容许只有少数人拥财产,而其余的人却一无所有;财产应为人人所有”。在这里弗尔巴哈的理论特别的是对人的分析已接触到具体的社会关系和内容,是闪光的现实主义的思想,正是基于这点列宁在引述分析了弗尔巴哈的这些思想之后,十分肯定的说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胚芽”。但是,弗尔巴哈并没有对这一思想,加以展开和作出进一步分析。这些合理的思想,也仅仅是作为一种偶然被他提到后,便在他的整个理论中消失了。从总体上讲,弗尔巴哈的理论显得惊人的贫乏。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weinxin
广告也精彩
  •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于2012年11月15日08:46:18,由 发表,共 3713 字。
  • 转载请注明:弗尔巴哈宗教观与道德观 | 第一哲学家园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