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路德一般观察
1、根本的改革
这是属于教理的改革。从前曾有几个人,诸如威克理夫和胡司等,发言抨击罗马天主教。不过,到此时为止,还没有人倡导要脱离罗马天主教的运动。中世纪改革运动都是针对着教牧人员的道德、教会行政,并洁净教会等问题。不过,路德和慈运理的改革,却是根本的改革。他们转向攻击天主教教理的根基.他们的抨击是有神学的根据;并要以福音的新体系加以补救。因此他们的改革运动所向无敌,是无人能抵挡的。起初,路德无意做改革者。他要改革的近因,是因他的良心不忍再看到赎罪券的买卖。当他把九十五条贴在威登堡教堂门上时,改革运动便随着开始了。日后路德曾回顾他的人生,他说:「神领我前进如同一匹双眼被蒙蔽的马一般,所以我看不到前面向我冲进来的人。」
确立政教分离的原则
在中世纪期间,教会与国家混淆不清,属灵的权益经常与属世的权益互相抵触。国家或教会都没有自由行使各自独有的原则。两者混杂在一起。因此每方均须顾虑到对方的利害关系。但路德却坚持并相信政教分离的原则。不过,在改革当初,路德发现必须把新建立的各教会行政交给诸侯管理。诸侯可凭着一种宗教法院管理教会。路德这种作法是一项临时性的措施。 教会行政人员被培养到能够自治时,便可废除这种作法。以后奥斯堡信条曾清楚陈述教会与国家应该分开的原则。
2、不适用于宗教改革的三种主义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属灵主义均无足够的力量,克服旧的时代而创造新的时代。它们均缺乏坚强的意志和思想,致使不能拆毁中世纪天主教的体系。新的发展全然端赖路德的改革。路德的改革不采用人文主义。因人文主义删除宗教的超然因素,并小看宗教为一种道德主义。宗教改革亦不采纳苏西尼主义,因它主张神体一位论,并对赎罪作很不妥当的解释。宗教改革也不采用重洗派的属灵主义,因它的教理不妥当。
3、路德对救恩的看法
宗教改革所关注的、乃是救世论的问题。路德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我当怎样行,才能得救?」的问题。路德攻击天主教传统的悔改作法,并怀疑赎罪券对活人和死人有任何赦罪的功效。他说,教皇没有赦罪的权柄。他痛斥那从马利亚和圣徒身上所获得的多余功德学说。天主教认为从马利亚和圣徒身上所得的多余功德,乃是要补满基督的功德。路德在他九十五条当中的一条写道:「信徒须要知道,我们毕生应该过着悔改的生活。」路德以信心和称义的新观念,取代天主教那含有功德行为的告解礼。路德说:「善行不是一种功德,乃是一种随在信心之后的新顺服」。路德在早期承认,人不可能认完一切致死之罪。他后来认为人实在有义务仅向神认罪;并认为天主教的认罪方式,只是一种人为的法则而已。因此,不必对人认罪。我们只要向神认罪,就可蒙赦免。
4、路德教理的来源
有些著者说,路德的改革仅回到使徒时代的状况而已。的确,路德定意要回到圣经上的原则。不过,他的目标不仅要重建以前的状况,并且也要更深地拓展基督教教理。路德许多思想的内容,都取自于使徒时代以后的人物。从初代教会里,他曾受爱任纽、俄利根、亚他那修、特土良及奥古斯丁等人的影响。从中世纪里;他曾受安瑟伦、伯尔拿、及其它经院派者的影响。他曾竭力要与神和好,他终于与神和好了。他一生所发现的各种原则,对人类都有很大的助益。他那丰富的属灵经验具有普遍性的效用,能唤醒世人的良心,并使世人知罪、认罪与悔改。
5、路德对神秘主义的态度
路德对神秘主义者的著作很感兴趣。它们包括从奥古斯丁到经院哲学家之间的神秘主义作品。路德接受他们部份的思想,尤其是神秘者伯尔拿的思想。路德喜欢德国神秘主义者的实际强调。他喜欢那含有福音派的著作。诸如金碧士所着的效法基督,以及陶勒尔约翰所写的讲道集等。但他却反对寂静主义(注一)。因他认为神有活泼的性格,并认为人应当关心伦理上的事。所以他就不提倡神秘主义(注二)。
6、路德改革的特性
路德的改革,具有奥古斯丁和保罗两者的特性,这是显而易见的,路德不接受阿奎那和敦司苏格图的看法。他表示赞成奥古斯丁的神恩独作说,并强调人不能靠着自己的天然能力获得新的属灵生命。这种看法致使路德采取一种温和的决定论,即那不忽略人之责任在内的决定论。由于路德赞成奥古斯丁的看法。因此他便回头去研究保罗的著作,以后他便写出一本罗马书的名著(写于主后一五一五年至一五一六年.)由此,宗教改革就具有保罗和奥古斯丁的特性、并极力反对伯拉纠主义和半伯拉纠主义。
7、路德改革的重要因素
路德看出经院哲学的失败。但他却不附从人文主义者。然而他却喜欢看见人文主义者抨击经院哲学。路德虽偶而也应用经院哲学的思想方式;但大体上,他皆反对经院哲学家的教训。路德说,阿奎那带来亚理斯多德的优点;正因此事,阿奎那大大破坏敬虔之道.阿奎那曾说,凡没有研究亚理斯多德的人,都不能成为神学家。路德认为让这批经院哲学家来领导福音和救恩等要事,是不安全的。
路德的改革,是从他自己灵魂的经验而产生。他有许多论悔改和救恩确据的著作。在改革上,他最关心救世论。他主要的问题,就是「我将如何找到那位恩慈的神?」。这个问题,我们可从他的讲章、真道问答和他一切著作里看得出来。他对神学推理的特性不感兴趣;他所处理的,都是最基本的问题。诸如神的圣洁、神的爱、人之罪性、律法与福音、基督、信心和称义等。他完全透过本身的经验及自己悔改的观念,以处置这些问题。路德是先知,亦是伟大的宗教天才。他富有才智,能洞察自己深奥的体验、并能察觉他当世代一切的情感和所有属灵的需要。他的信息,解答了众人心目中各种的问题。
8、查考路德的发展是一件有趣之事
到这时代为止,宗教改革的原则业己确立。不过,当这原则未成为后代动力之前,必须先给那些刚强者去体认和体验。路德是被拣选的器皿。他的教理之发展是渐进的。近年来;有许多人研究路德早年的生活。依教理的角度看来,路德从主后一五一三年至一五一七年这段期间所产生的思想,还是属于他早年的思想,也是他刚从中世纪转变来的思想。这时他对罪、福音、基督、律法、信心、称义、弥撒的祭物、七种圣礼和教会的权威等问题均已获得了新观念。不过,在其它方面,他依旧是属于罗马天主教的看法。
路德在威登堡教堂张贴九十五条以后,他对福音便有更深入的解释。他对信心、行为、律法与福音、罪恶与恩典、称义和赎罪等都有新的思想,甚至在主后一五一七年(宗教改革正式开始那年)以后,路德在许多方面还继续发展其思想。然而,一直到一五二○年,他仍旧向圣彼得祷告。甚至到一五二八年左右,他还向圣亚拿及马利亚祷告着。
9、路德的改革是保守的
宗教改革不是要创立一个新宗教,也不是要构成基督教思想的新型态,乃是要保守以往历史中最好的成果,并要力求上进。
路德推翻罗马天主教的功德体系。他说,救恩之盼望绝不能依靠人现状之事或人所能作到之事。人需要神。救恩之路乃是从上面开始的。所以他把整个体系都建立在神恩慈的旨意上,即神藉着基督的功劳赦免了人的罪。
路德曾经主张要持守并力行善事。他说:「在教会实施的一切事务上,没有一件善事会与圣经相悖的。」他与清教徒的看法不同。清教徒乃是说:「只要谨守圣经所清楚吩咐的事。」因此有人曾论断路德说,路德的改革不彻底,不完全。然而,路德却弃绝一切藉赖行为而蒙称义的思想。
在教理方面,我们也能看到路德的保守主义。他采纳基督教界的普世信经。他指出尼西亚信经和使徒信经都是有权威的文件。他评估亚他那修信经说:「自使徒时代以来,他不晓得有任何著作,能比得上亚他那修信经那样的重要和荣美。」奥古斯丁所主张人自然败坏之教理,和自然败坏对人意志之影响的看法,路德都乐意接受。路德的救世论也从奥古斯丁讲起。不过,他认为奥古斯丁不会区别称义和成圣。
10、.路德神学建立在一种神人有机的联合之原则上;神在基督里,籍着基督赐给我们救恩。路德在道成肉身上看到神与基督两性的位格联合。他的人性参与他神性的属性中。路德觉得他与亚历山太区利罗的基督论相符合,而却与涅斯多留的基督论相悖。
路德亦在可见与不可见的教会之有机关系上,看到神人之联合。依路德看来,教会不是有可见和不可见的两个教会,乃是只有一个教会而包含有双方的有机关系之联合。它好象一个圆圈在另一个圆圈之内一般,而不是两个相伴的圆圈。
11、路德主张唯有信心原则的重要性
路德的重点就是,唯有籍着信心,在基督里依靠神的恩典,那不安之心便得平安的主张。他提出两个要点:(1)人为获得救恩所作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无功,人不能作什幺,仅能因着信接受这恩典而已。(2)这恩典是一种白白的恩赐,要赐给凡寻找神的罪人;并有救恩的确实性。信心之路才是确实可靠之路。他用这句话论信心,即「你信多少,就有多少。」因此,这个原则推翻那靠着善行得功劳的观念;并叫人看见凡依靠哲学之合理凭据和推理之趋向等都是无用的。路德的原则对整个人类文明也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对科学。文学及一切学问都有一种解放性的因素。科学、文学、国家、政府,以及一切的学术等都不再遭受罗马教阶者的法律所束缚。「唯有信心」这原则,也对近代文化之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规范。这种原则也包含良心自由之原则。那自决自己命运之意识推动了现代文化之发展,并成为各种文化之根基。尤其在宗教改革时期,这个原则得到更进一步之进展。
12、 路德对文学与哲学之影响
路德对德国文学,不仅提供白话文,也提出不计其数的辞藻和惯用语。他对德国哲学也起了相当深远的影响。无论在理性上、推理上都有广大的影响。德国的理想主义离不开路德的改革。他主张个人生活的重要性重于宗教的生活。他确立个人独特的价值。针对这一点他讲得比文艺复兴更加积极。他一面劝人要因着神所赐给的命运而欢喜(注三),但在另一面他却强调个人在行动上,其意志是占上风的。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