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批判

  • A+
所属分类:哲学原著 哲学命题

亚里士多德从师与柏拉图,从哲学思想上看他与柏拉图有很大不同,柏拉图专注于理念,而亚里士多德则专注于实际。亚里士多德在雅典跟柏拉图学习哲学的二十年,这一时期的学习和生活对他的哲学思想一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他的老师柏拉图称他是“学园之灵”。但亚里士多德有自己的想法,在哲学上他是颠覆柏拉图的人。他重视实践,努力的收集各种图书资料,勤奋钻研,甚至为自己建立了一个图书室。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去世,亚里士多德在雅典继续呆了两年。由于不赞同学园的新首脑的哲学倾向,便离开了雅典。此后,他开始游历各地。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脉络以热情赞扬柏拉图为开端,以放弃柏拉图的形而上学为结束,最后彻底拒绝了柏拉图的一些哲学观点。

第一编 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哲学思想对比:

1、哲学关注点对比。柏拉图哲学的反对智者的,同时也是否定古希腊自然哲学的,是关注思维的哲学。他思考的方向是:一与多、静与动、理性与感性等思辨哲学,对自然哲学和其它学科的知识吸收不多。亚里士多德更加关注具体学科,特别是自然科学。他注意吸收各门学科的成果,思想带有综合性、调和性,在两种极端立场之间往往取中道,他的实体论是具体科学与哲学的结合或者说他的哲学与科学的分不开的。

2、哲学的出发点对比。柏拉图的精神至上主义者,热烈地追求真理,即至善、尽美和纯真,在超验的理念世界寻找和寄托自己的理想,企图以此追求真理。相比之下,亚里士多德是现实学者。他以常识为准则,虽然承认理想的崇高,但强调理想不等于现实,即普遍性包含在特殊性之中。

3、哲学思维对象对比。他们的哲学思维对象对比可以概括为理念论和实体论的对比。柏拉图理念论的对象是普遍的思维对象,即“存在者”的绝对的、不变的属性。说明“存在者”仅仅是多个通种中的一个。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则是以“存在者”为研究对象,即把“存在者”归结为实体。实体是特殊的“存在者”,没有普遍的存在,只有特殊的“存在者”。当“实体”被归结为“本质”时,亚里士多德虽然试图把本质与个别存在相等同,避免陷入理念论所持的普遍先于个别的立场,但却不免向理念论妥协。实体论并不是与理念论截然对立的学说,而是试图包容后者、比后者更全面的尝试。亚里士多德尖锐地批判柏拉图的“分离学说”,但最后也不得不设定了一个分离的纯形式。柏拉图使用“分有”、“摹仿”等概念来解释,亚里士多德的解释原则是潜在与现实的关系,把各类实体按照现实性程度排列成连续的等级关系,克服了两个领域的断裂。

理念论与实体论设定了不同的最高原则。最高的理念是善,善的理念是真理。理念论要求现实与理想、存在与思维相统一,把一切学科都包含在理念之中。亚里士多德的最高实体是思维本身,即“存在”,这主要是一个思维实体,在价值上是中性的,并能被思想把握。他还在形而上学之外建立以善为目标的实践科学和与美相关的艺术科学,构成了以理性为指导的的科学传统。

4、哲学认识对象对比。柏拉图贬低乃至否定感觉的认识作用,他指出唯有理念才能被认识,一切感官所感知的对象都不是真实存在的。但理智的认识活动并不服离情感,逻辑上的思辨、推理和讨论同时也是求善和审美的活动,理智获得的知识具有实践性和美感,知识的最高境界是一种迷狂。亚里士多德指出了感性是实体的投影,肯定感觉与理智的联系和理智至上的地位。他把理性活动限制在抽象、演绎或归纳的逻辑范围。柏拉图的对话汪洋恣肆,融思辨、推理、神话、想象、比喻于一体,富有艺术感染力。亚里士多德的论文严谨冷峻,不带感情色彩,是科学的观察、描述和逻辑的概括、分析与推理相结合的产物。

第二编 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哲学的批判。

  • 对柏拉图理念论进行批判。

亚里士多德把柏拉图哲学根本错误归结于割裂了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的错误。他在个别事物之外,设定了一个脱离个别事物而独立存在的一般,即理念。一般只能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不能存在于个别事物之外,揭示了柏拉图理念论的内在矛盾。

1、理念论在追寻本源时,不是从存在自身追寻,而是在存在者中找寻,具体事物数目相等的“理念”。这样不能真正说明存在者存在以及运动变化。柏拉图进一步认为既然理念是永恒不变和不能运动的东西,那理念只能是一般的存在者,而不是存在本身;

2、如果第一类具体事物都有一个与它同名的理念,那么对于以下几类事物,怎么能说它也有理念呢?1)各种不具有“善”的存在难道也有它们的理念吗?这与柏拉图理念的美的、充满性是相悖的。2)有些关系如等于、大于,怎样才能找到它们的理念?它们不是独立存在的事物,只是一种事物间的关系,所以是不具有理念的。3)既然个别事物是可以毁灭的,那么就应该有一些可以毁灭的理念;

3、具体事物是如何分有理念的,它是分有理念的整体,还是分有理念的部分?如分有理念的整体,那就应该有多少种具体事物就有多少种理念,理念是多而不是“一”了,这就违背了理念论的前提。当然一个具体事物可以分为好几个理念,柏拉图本人是无法解释清楚的。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深刻提示了柏拉图唯心主义的假相,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在古希腊时期达到了非常高的理论高度。

  • 对柏拉图逻辑学的批判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著作,为他后来有关的全部著作奠定了基础。逻辑学这个术语,源于希腊语词逻各斯。它的意义包括“理性”、“言说”、“话语”和“言”。在广义上,逻辑学是研究推理与论证的结构。一般说来,人们认为三段论是论证的三个步骤:大前提、小前提以及由这些前提的真理得出的结论。通常引用的例证如下: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是要死的。

逻辑学是对柏拉图认识论的反驳,在关于科学的结构即《后分析篇》里,亚里士多德证明了各门学科的自主性。他否认有适合一切学科的共同的方法论。例如,几何学这门学科的实证方法,就不能简单地转换并应用于另一门如算术的学科。人们无法通过这样的交叉证明任何东西。这样做,将会犯我们今天所谓的范畴错误。亚里士多德称它为“异种嫁接”,亚里士多德的证明,是对混淆种种范畴之危险的严正警告。

1、数学对象不能与事物分离而独立存在,数学对象独立存在于可感事物之中是不可能的,因为那样就有两个实体的个体,数学对象独立存在于可感事物之外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它不能创造实体

2、数是万物的本体。那种认为物体是由数组成的观点是错误的。数不是事物的第一原因,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的第一原因是善而不能说是一,善和一是不同的。体现了唯物主义观点,但却没有看到质、量互变的关系。同时他对物的批判,认为矛盾的东西是不能做为事物的原因的,但最后又走向了形而上,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weinxin
广告也精彩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