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亚三命题之三:存在”即使把握了,人们也无法加以表述,告诉别人”

  • A+
所属分类:哲学史

关于高尔吉亚的上述三命题的论证,古代学者并不将它看作只是宜扬演说和论辩技巧的修辞习作,而看做是代表他的观点的严肃之作,这从伪托亚里士多德之作《论麦里梭、塞诺芬尼和高尔吉亚》对它的认真论评也可见。现代有些西方学者则认为它仅是修辞习作,如弗里曼说高尔吉亚"写这篇著作很可能是为了练习而没有任何严肃的目的,换言之只不过为了证明他能够随心所欲地写出任何风格的著作",其理由是"柏拉图在任何地方都没有涉及高尔吉亚的虚无主义的观点,他只把高尔吉亚看做是一个纯粹的修辞学家,而不是一个哲学家"。这个理由不成立,柏拉图也没有提及与反驳德澳克利特,但并不能表明后者不是有大量严肃著作的哲学家。格思里认为高尔吉亚的著作是"讽刺作品",但这是用讽刺破坏巴门尼德的严肃性,目的是反对爱利亚学派的哲学原理。这已被多数学者所肯定。在智者活动时期,爱利亚学派所引起的关于存在、思想和语言的关系问题被人热烈讨论,普罗泰戈拉从正面论述了智者运动的主流思想,即人是存在和非存在的尺度,以与感觉论相对主义和爱利亚哲学传统对立;高尔吉亚则用巴门尼德式的思辨论证,去摧毁巴门尼德的"存在"哲学,是从反面捍卫智者运动的主流思想即感觉论相对主义。但它还不是后来的怀疑论哲学,更不是一种虚无主义,因为高尔吉亚并没有否定感知的东西可以是真实的、外在于人的东西是可被感知的,实质上仍是坚持人是万物的尺度。高尔吉亚的三个命题,作为希腊哲学史演进的一个环节也是有历史意义的。他实质上触及或提出了一些重要哲学范畴的关系问题,包括存在与非存在、思想与感知、语言与认知、语言的指称与意义等等,都是后来的希腊古典哲学深化探究的内容,如后期柏拉图在《巴门尼德篇》和《智者篇》中就论述了存在与非存在、一和多、动和静等的辩证关系,可以说如果没有高尔吉亚这个否定性中间环节,也就难以有柏拉图的辩证法。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weinxin
广告也精彩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