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里迪信息结构实在论之对康德的继承

  • A+
所属分类:哲学论文

信息结构实在论对康德思想的继承的表现之二是,它继承了康德“感性世界没有绝对的边界”的观点。在康德那里,主体能够经验到的感性世界没有一个绝对的边界,我们永远也不可能完全地拥有对整个感性世界的认识。

根据康德的“纯粹理性的调节性原则”,在感性世界中,主体在阐明所给予的现象时所能达到的每一个条件又都是有条件的,这些现象绝不是那种绝对无条件者或许有可能发生于其中的自在对象本身,它们只是经验性的表象,这些表象任何时候都必须在直观中去发现依照空间或时间来规定它们的那个条件。纯粹理性的调节性原则在给予的诸现象的条件序列中要求一个永远也不允许停留于某个绝对无条件者之上的回溯。它不是经验的可能性以及感官对象的经验性知识的原则,也不是知性原理,因为任何经验都是被包括在自己的(与给予直观相适应的)边界中的;它也不是理性把感性世界的概念扩展到超出一切可能经验之外的构成性原则,而是对经验进行最大可能的延续和扩展的原则,根据这条原理,任何经验性的边界都不得被看作绝对的边界,它只是一条理性原则,并作为规则而设定在回溯中应当由我们做的是什么,而不是去预测在一切回溯之前在客体中自在地给予了什么。它引导人们进行一种无止境的回溯,引导人们不断超越相对,追寻绝对,这种“回溯并不是进行到无限,而是进行到不确定地远”。在康德看来,“总体性的宇宙论原理没有在感性世界中给出诸条件序列的任何极大值,我们只能在对这些条件的回溯中将这种极大值当做任务”, 这个任务永远不可能实现,因为我们在经验性的回溯中不可能找到一个关于绝对边界的任何经验,因而永远不可能获得对整个感性世界的认识。

在信息结构实在论中,弗洛里迪提出,“实在在认识上的展延性是无穷的”。这种展延性与康德的调节性原则中对经验性条件的回溯是相似的, 弗洛里迪用灰箱方法对这种“展延性”进行了解释。灰箱方法,是指认知主体对所研究系统的内部属性有部分认知。弗洛里迪把主体比作一个处于黑暗房间中的人,这个房间不是完全黑暗的,它是一个灰箱,主体对房间内情况有部分的认识,他可以通过对房间内物品的部分认识建立自身与房间内物品相关联的结构属性,也就是弗洛里迪所说的信息对象。信息对象是主体新建立的黑箱,它不是可以直接认知的,但我们可以通过抽象层次与之进行“认知上的交互”,通过交互,我们可以间接地认识它们的性质(nature),但是我们无法认识它们的内禀性质(intrinsic properties)。在此基础上,主体通过一些方法理解它们,并使用它们建立其他的黑箱,主体通过对新的黑箱的打开,获得新的知识,但是随着新的黑箱的打开,又会建立新的黑箱,如此循环往复,这种循环往复永远不会终止,因此,我们也永远不会获得对终极实在的认识。就像康德所说,“不管我们在经验性条件序列中走多么远,我们在任何地方都不应该假定一个绝对的边界,而是必须使每一个现象作为有条件的而从属于作为其条件的另一个现象、因而像另一份现象继续前进,这就是regressus in indefinitum”。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weinxin
广告也精彩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